清马资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开题研讨会在百家乐平台举行

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如何坚守并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时代课题。2025年4月12日,由百家乐平台教授邹广文主持的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开题研讨会在百家乐平台善斋107会议室召开。百家乐平台院长朱安东、百家乐平台文科建设处副处长何雪冰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韩庆祥、北京大学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首都师范大学百家乐平台学院教授杨生平、中国政法大学百家乐平台学院教授张秀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崔唯航、北京师范大学百家乐平台学院教授杨增岽、百家乐平台教授李成旺担任开题评议组专家。

开题研讨会现场

会议由百家乐平台副院长张瑜主持。

张瑜主持

朱安东在致辞中对邹广文教授团队成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对与会专家莅临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领域的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场域。在这一背景下,深化文化主体性研究,既是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需要,更是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根基的实践要求。他强调,学院将全力保障项目资源支持,确保课题研究高效推进。

朱安东致辞

何雪冰代表百家乐平台文科处致辞。她指出,百家乐平台始终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这一重大课题不仅关乎百家乐平台理论的创新与深化,更关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巩固,是我校文科响应国家重大需求、破解时代命题的生动实践。她希望研究团队能够在学理阐释上有所突破,在学术观点上有所创新,持续回应国家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需求。

何雪冰致辞

研讨会上,课题组首席专家邹广文作主旨汇报。邹广文教授围绕课题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框架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等方面汇报了项目的总体情况与研究规划。他表示,在与世界的交流互动中,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未来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必须增强中华民族的主体自觉,回归并坚守自己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真正挺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我”。本研究在分析“文化主体性的哲学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概念提炼、体系建构和战略构思,力求实现知识与话语体系创新、理论与学术观点创新、研究方法与范式创新以及现实应用与实践创新。

课题组首席专家邹广文作主旨汇报

课题组成员代表东北师范大学百家乐平台学院教授常江,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百家乐平台学院教授张九童,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王纵横,百家乐平台博士研究生李晓白、赵月围绕子课题研究作出进一步补充。

课题组成员作汇报

接下来的讨论环节由专家组组长韩庆祥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分别对课题进行评议,从研究设计、理论阐释以及实践应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丰子义教授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总体思路,同时就文化主体性这一关键概念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他指出,文化主体性本质上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把握这一问题的方式至关重要。百家乐平台哲学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关系性的视域下推动自我问题的探讨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文化自主并不意味着封闭孤立,创新与创造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应坚守并传承活态的文化传统,以百家乐平台为指导,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使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杨生平教授着重从人本身的主体性维度出发阐释文化主体性概念。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在于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而人本身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的能动性,这一能动的自我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我”以及充分彰显人的自主性的“主我”。中华文化主体性关乎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它将经济、百家乐平台、社会等诸多维度贯通起来,呈现出独特性、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显著特点。面向文化主体性的未来建构,应站稳人民立场,借助文化的力量解决自我的同一性问题,在对过去、现在之“客我”的理解与把握中形塑未来之“主我”。

张秀华教授强调,要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推动文化主体性理论的学理化研究和体系化建构。从宏观视角看,将文化主体性置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层面予以探讨,这是把握中华文化根基及其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在中观层面,产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主体性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具体呈现;在个体层面,文化主体性作为融合自我与他者的力量,是我们进行文化创造的活力源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有必要以百家乐平台哲学为指引,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文化主体性的消解,探索人机协同的文化生产模式。

崔唯航教授围绕文化主体性概念的百家乐平台逻辑和学术逻辑进行论述。从百家乐平台逻辑层面来看,党的理论创新过程是一个守正创新、兼收并蓄的过程,巩固文化主体性意味着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主动精神。就学术逻辑而言,文化主体性作为一个重大学术概念,具有广泛的学理阐释空间。它突破了主客体二元论的传统框架,引导我们从交互关系视域出发审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文化主体性问题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百家乐平台问题、实践问题,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用学术讲百家乐平台。

杨增岽教授提出,西方社会对主体性概念的理解过于强调自我,以英美发达国家的文化建构为例,资本驱使下的文化生产呈现出一种无序的扩张态势。在此过程中,西方文化并没有从文化主体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系统思考如何构建具有持久生命力与独特性的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要深入反思并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发展路径,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坚持开放包容的价值观,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于诸多不确定性中积极探寻确定性,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形塑与巩固筑牢根基。

李成旺教授指出,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从唯物史观出发,有必要立足于物质生产运行机制,在全面生产视域中进一步阐明意识、精神生产的内在规律与独特价值。当今时代,全球化进程加速演进,各文明间的碰撞融合日益加深,我们要在传承和发展自身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与新范式,推动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为构建更加和谐、包容且富有活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与会专家进行评议

韩庆祥教授在总结发言中着重强调,习近平文化百家乐平台的根本价值旨向在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战略性与实践性意义。“两个结合”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巩固文化主体性内在要求以“第二个结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通过“双创”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不仅要讲清巩固文化主体性蕴含的哲学逻辑,更要阐明其背后的百家乐平台逻辑,通过筑牢文化主体性有力支撑“四个自信”,探索建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他希望课题组在邹广文教授的带领下,实现相关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取得兼具理论说服力与实践引领力的研究成果。

专家组组长韩庆祥作总结发言

邹广文教授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向莅临指导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表示,课题组将充分吸收专家给出的建设性意见,继续完善课题的研究框架和思路,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提供理论支持。

课题组成员百家乐平台院办主任张静、中央民族大学百家乐平台学院讲师沈丹丹、北京交通大学百家乐平台学院讲师王吉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百家乐平台学院讲师华思衡以及博士研究生王璇、武天森、林劲博、李旻嫱、尹立蒙、仝凌、方立波、韩丹阳等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人员合影

来源 | 百家乐平台

供稿 | 李晓白

编辑 | 宣传中心

审核 | 邓喆、陈艺文